正常LF精煉可以保證增氮量小于5×10-6,但某些情況下,精煉后氮含會高達78.5×10-6,這比普通未精煉鋼高出近一倍,為此應進行分析:
常見的影響因素有:
1)、脫氧對鋼液增氮影響。精煉過程中鋼液面裸露,鋼液增氮嚴重,。而且脫氧鋼在脫氧情況,隨著脫氧時間延長,鋼中氮含量增加;而非脫氧鋼隨著鎮靜時間延長,鋼中氮含量基本不變。
2)、硫含量對對鋼液增氮影響。低硫含量,利于鋼液增氮。
3)、電弧電離對鋼液增氮的影響。電極加熱時,溫度可高達6000℃,且作用在鋼液面上,溫度升高時,鋼液中氮的溶解度增大。
4)、澆注過程對鋼液增氮的影響。澆注過程采用鋼包保護澆注,采用氬氣密封,效果較好。
為此減少LF精煉時鋼液增氮措施應為:精煉過程中造好泡沫渣,渣層厚度不低于50mm,保證埋渣厚度不低于50mm,保證埋渣加熱,防止弧區鋼液面裸露,減少電弧區鋼液面增氮。
精煉過程中,要防止鋼水液面裸露。在精煉過程中避免大攪拌,防止氮與氣相間傳質。
加強鋼包與煙罩間的密封,保證爐內的還原性氣氛,減少鋼液與空氣的接觸。
此外,采用氬氣保護澆注,在鋼包下水口與長水口之間縫隙吹氬氣保護,防止鋼水吸氣。
以上實踐在唐鋼二鋼軋廠實行,并用來指導PC-30MnSi鋼的冶煉,用于解決LF精煉時鋼液增氮問題。 |